【完全執政的傲慢】
「民進黨是一個有歷史的政黨,在威權的時候,我們爭取自由與民主。在野的時候,我們善盡監督的原則。我們從不敢忘記人民對我們的託付。」
──第16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宣誓後致詞 2016/5/25
「過去將近三年來,因為大家的堅持,國家正走在正確的方向上,現在我們的國民對我們設下了更嚴格的標準,我們虛心接受,深刻檢討,要努力用更高的標準來自我要求,來回應國民的期待。」
──蔡英文辭任民進黨主席聲明 2018/11/24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「用小黨監督大黨,這會影響國家進步的速度。」
「若民進黨及另一大政黨沒過半,少數小政黨卻扮演重要角色監督政府,大家想想,這會發生什麼事?」
──前行政院長賴清德 2019/10/18
「有些政黨的區域立委提名,不是為了當選,只是要把民進黨的優質候選人拉下來。」
──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 2019/10/21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政黨是人民意志的集合,是盼望未來能夠改變的託付,是人民用來處理國家問題的「工具」,若將政黨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前,實質上就是忘本。因為政治是為人民所共有,眾人皆有平等的權利參與政治,從不是某一黨、某一意識形態所專有。
以亞洲民主燈塔為傲的台灣,在歷經三次政黨輪替後,為什麼人民會對民主如此失望?為什麼民調會指出,竟有高達3成民眾對於總統大選不表態?因為身負重任與冀望的大黨,會認為落實監督的義務、讓民主制度完善運作,反而會影響國家前進;而當選民期盼改變、有了新的選擇時,竟不反躬自省,認為一切民怨是針對自身而來。
讓我們回顧這個國家的荒謬,深澳電廠一夜轉彎宣布停建、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一再流標、總統專機夾帶萬條私菸,以及普悠瑪事故、南方澳大橋斷裂造成無法挽回的人倫悲劇。面對種種人禍帶來的內耗、空轉與失能,人民只期盼國家能如常運作,只期盼手中的選票能讓國家回歸正軌,讓自己真正能以民主為榮,而非只能心灰意冷地投給嘴上「守護台灣」,卻行愧對民主之實的政黨。
國家之力量在於國民全體,在於制度健全,在於文化高尚。清廉、勤政本來只是政府的基本條件,結果在今天的台灣卻變成難得之事。台灣民眾黨高舉「國家治理」,是為了讓政府回歸本份;「開放政府、全民參與、公開透明」的理念,是為了將政治真正交還於民。我們的任務,就是展開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,讓台灣之名,能真正以民主為榮。
做不好,被監督批評是應該的。
莫忘初衷。
#台灣民眾黨
#民眾黨
#政黨利益大於國家利益
#完全執政的傲慢
#莫忘初衷